因变速箱故障缺陷,车主于沃尔沃XC60成都发布会上再次集体维权!

在12月20日晚,沃尔沃将在成都发布全新的XC60,此次全新XC60的造型看上去有点类似于XC90的缩小版,所以不少的消费者都在观望XC60是否值得购买,但如果要购买全新XC60之前,你们或许要了解一下搭载双离合变速箱XC60那一批车主他们的内心想法,再去考虑一下这辆车是否值得购买。

忽视车主诉求,只能再次维权

如果不了解详情的读者,可以登录汽车投诉网寻找有关沃尔沃双离合变速箱的文章,此前网站已经就此问题跟踪发表多篇文章。而在12月18日,已经有一批因变速箱故障缺陷的XC60车主,抱团去到了沃尔沃位于上海的总部维权(详见汽车投诉网发表的《突发:因变速箱缺陷XC60车主在沃尔沃上海总部组团维权》),尽管在总部维权,但该批车主似乎仍然并没有获得应有回应。

所以在12月20日晚上,也就是全新XC60上市之时,又有一批XC60车主去到了位于成都的发布会现场,进行集体维权。而事实上,该批车主之举实属无奈,若不是沃尔沃对于双离合变速箱问题一直不理不睬,这些车主也不回采取这样的行为。

在发布会现场,将会有不少的媒体在现场对全新XC60进行宣传,而该批车主也希望借助媒体,给予沃尔沃相应的舆论压力,能够为他们取得应有的权利。

而有媒体发现,在发布会现场安保也非常严格,媒体证或嘉宾证一旦入场后就被打孔,直到发布会结束前,任何人都不能出去。所以不难猜测,沃尔沃早已经知道有车主会到现场维权,所以沃尔沃将会有何种对应方案,是否继续一意孤行忽略车主,看来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

忽视车主诉求,连上天都要捉弄沃尔沃了?

可能沃尔沃的一意孤行的忽略车主,甚至连上天也在看不过去了,因此在今天12月20日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也发生了一个插曲,该航班起飞20分钟后就返航了,据机上乘客称,起飞后“有乘客昏迷”,在救助无效后,机组决定返航。

而据消息称,病患是一名中年女性,疑似休克。5分钟之后飞机开始返航,并随后通知乘客即将返航。无独有偶的是,今天这班飞机上大多数乘客是晚上在成都参加沃尔沃XC60上市的媒体,目前行程已经被严重耽误。

虽然这只是媒体前往发布会现场的一个小插曲,但看来沃尔沃XC60的发布会并不会一帆风顺。

38万的预售起步价是否值得考虑?

早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沃尔沃就公布了全新XC60的预售价,其预售价区间为38.00-61.80万元。而参照回沃尔沃XC60历史售价来看,38万的预售起步价并不便宜,甚至跟还没国产前的XC60几乎一致。

其实沃尔沃定价高并非第一次见了,全新XC90上市后也因为定价太高,导致该车几乎无人问津,而S90价格同样是高开低走,导致在路面上看到S90的几率依旧非常小,11月达到今年最高销量也仅为3551辆。当所有消费者都期望XC60能有一个好的预售价时,结果所有人再一次失望。

可能沃尔沃会认为:我的产品并不比GLC差当然应该卖相应的价格。事实是,那只是自以为是,即便这就是事实,要说服消费者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以前比不过人家,凭什么相信这一次你就可以?这就是品牌溢价,是需要多年积累的,而不是靠价格堆砌出来的。

总结

全新XC60是否值得购买?首先要分析沃尔沃被大量车主投诉双离合变速箱有质量缺陷后的回应是什么?答案是“沃尔沃汽车搭载的是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与某品牌车辆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不存在散热效果差、变速器温度升高后产生热保护、导致动力中断或无法变换挡位的隐患。”那么作为一个豪华品牌,一部分消费者肯定选择相信沃尔沃,但相信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中招了”。

有人认为什么车没有缺陷?确实,很多品牌都有缺陷问题,但沃尔沃的做法是什么?答案也很明显了,选择了忽视,那么作为车主,愿意看到这种处事方式吗?显然不愿意的,车主选择集体维权,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又有人认为,双离合变速箱已经是陈年旧事了,没必要翻出来说,但换位思考一下,你花四五十万去买一辆车,开3-4年出了质保期后,才因变速箱缺陷而不能正常行驶了,这也算是陈年旧事吗?而且这还不是独立个案,而是大批量的存在。

所以,如果你购买了沃尔沃新车之后,又不小心出现了质量缺陷,沃尔沃又会不会像是以对待双离合车型的车主一样不闻不问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也值得去探讨。所以,全新XC60是否值得购买?那就要留给消费者去思考了。

                                                                                                                                                                        (责任编辑:孟欣)
免责声明:智库中国汽车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 别再甩锅给中国制造了 车主怒斥英菲尼迪坑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