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埠,一个微商集团的“起家”与“质疑”

如果你做微商,多少应该听说过一个名字:思埠集团。

这是一家美妆公司,也被很多人称为“微商”公司,在2013年以来爆发的微商大潮中赚足了钞票跟眼球。而其近年来最为造成引起关注的一件事,当属去年年初控股新三板挂牌化妆品公司幸美股份。

明星代言、卫视广告,在天使之魅、黛莱美霸屏的背后,思埠集团却一直难以摆脱掉传销与骗子的质疑。

崛起与“造假”疑云

思埠集团的全称为“广东思埠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从公开的股权关系上来看,实际控制人为占股72.63%的思埠集团董事长吴召国。

吴召国于2003年高考落榜后步入社会,发过传单,卖过油漆,到2005年开始涉足化妆品行业。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化妆品推销之后,吴召国自立门户,在老家山东开起了化妆品代理公司。2013年,吴召国南下成立广州黛莱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到2014年3月,又创立了广州思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于2015年1月更名为广东思埠集团有限公司。

思埠集团旗下有两个主打品牌,分别是天使之魅和黛莱美,在前些年的一些网综及明星代言广告中,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比如港星杨恭如、内地影星秦岚、台湾影星林心如等都曾为其站台。2018年,思埠集团4周年庆典,又签约了当红男星蔡徐坤作为代言人。不过,由于蔡徐坤与原经纪公司解约,思埠集团也在4月初发公告不再以蔡徐坤作为形象代言人。

图片来源:思埠集团官网

图片来源:思埠集团官网

2013年,微商行业迎来大爆发,思埠的出现正好赶上了这短暂的一波红利期,最辉煌时期一个月的流水就达到20亿元,风光一时五两。但很快,到2015年上半年,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微信官方,都开始对鱼龙混杂问题频发的微商行业进行严打和规范。微商在以火箭般的速度冲上云霄之后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大大小小品品牌的销售量钧遭遇了断崖式下滑,有的销量跌幅甚至达到80%。

保健品、减肥药、面膜,向来都是造假的高发行业。2015年10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一条18分钟新闻,主题为“热销微商面膜的背后”。视频中,央视记者“暗访”的面膜加工厂销售人员点名黛莱美、俏十岁等品牌,声称“都有加激素,已是业内公开秘密”。在检测结果中,有送检面膜糖皮质激素超标6000倍。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有消炎效果,用于治疗皮肤病的激素类药物,有“皮肤鸦片”之称。与“贡美白”相比,这算是面膜商造假中使用的“高级配方”,一般能够在7天以内让皮肤能够变白并消除疤痕。不过,正常来说,消炎药是用来对付炎症的,面膜中如果有“消炎药”,高频次使用之下,不仅会破坏身体的抵抗力,还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其弊大于其利。

当时,思埠集团对于新闻中的点名予以了否认。吴召国称,“新闻上流传的加工厂与广东思埠集团没有任何关系。”思埠集团旗下的黛莱美多重修护面膜在全球范围内只有“思埠控股的广州黛莱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一个生产工厂,其他地方生产的一律为假货。

2016年初,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结果通告中,11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有35家没有履行质量安全责任,“思埠控股的广州黛莱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即榜上有名。

“传销”质疑

铺天盖地的宣传,加上官网上的露出的各种荣誉,却仍然没有打消人们关于思埠是否为“传销”的质疑。

据媒体公开报道称,思埠的产品主要不是卖给消费者,而是卖给经销商,通过经销商层层向下转移,层级最多能够达到大约5层。众所周知,“三级传销”是刑法意义上判断是否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一个判断标准。如果从思埠的产品层级能够达到5层之多来看,让人有这方面的怀疑实属正常。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条例之规定,凡是涉及“团队计酬”“入门费”“拉人头”的商业模式都属于传销情形。通过种种机制的设定,思埠现在大体能够避开这些可能触及到的法律风险,但人们关于思埠的“传销”质疑却仍然未能完全放下。在思埠官网,在论坛贴吧,关于“思埠是不是传销?”的讨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不过,由于思埠在机制上的一些设置,这些质疑也逐渐从“传销”转向了思埠本身的业务模式。比如有人在网上发帖称,“做思埠微商的人感觉都挺坏,人家不做不听课,说你不听后悔要还说你做别的事传销要不是就是你那个做不下去”。对此,一位名为“小奇迹先生gyj”的网友评论称,思埠做的事情打法律擦边球,利用明星效应,做品牌不是卖产品而是发展下线,钱赚到了再入股真正的实体化妆品公司。

截图来源:百度知道

这样的言论,虽然有些失之偏颇,但也可以看出,在许多人眼中,这家公司关于自己的正面宣传,仍然未能打消负面的看法。

从2016年开始,思埠的宣传中经常出现一张号称“两马一吴”的照片。照片中,吴召国占据C位,双手捧盏,左边马云,右边马化腾。此后的宣传中,吴召国也多被称为“一个与马云、马化腾比肩的男人“。

对于这位“与马云、马化腾比肩的男人”和他的公司,你怎么看?

截图来源:思埠集团官微



上一篇:500万敲诈谜案和焦灼的520日,两家主代工厂相继被罚,“搬运工”三只松鼠能否换来IPO空间?        下一篇:“未来集市”社交电商“宣传每个人稳挣30万”或涉嫌传销模式!